翻译 | 如何进行混合现实设计的构思、沟通和创
原标题:翻译 | 如何进行混合现实设计的构思、沟通和创新?
3、信息收集工具
1、记笔记;2、手机录音;3、在用户允许的情况下,录入表情;4、原型操作过程手机或电脑页面录制。
从杂志的排版,到PC软件界面再到移动用户界面,随着设计对象不断涌现设计方法也在不断升级。近几年混合现实作为新的设计对象正在崛起,本文作者根据他们在混合现实设计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机遇,发现和总结了一些可以帮助团队和合作者更有效地进行沟通和构思的方法,在此进行分享。
本文源于google团队《快速原型设计》课程学后总结,课程主要讲解了如何利用原型驱动产品设计,用户体验研究以及了解用户对 APP 的反馈意见收集,课程中介绍了如何使用 InVision 创建交互中保真原型、远程用户体验研究,但是笔者使用过程中感觉网速很慢,其实可以使用国内的替代方案,做出类似效果完成用户研究。
▪︎ 技巧1:通过“身体风暴”产生灵感
5、用户访谈需要回答的两个核心问题
1、这些反馈有没有回答我们一开始提出的问题?
2、反馈中有没有提出我们的方向是否正确?
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YES,那么我们才可以考虑做高保真原型。如果有一个问题的答案是NO,那么我们依然要进行低保真原型的测试调研。
笔者认为,低保真-线框-纸质原型可以用于产品团队内部交流使用,通过头脑风暴,跑通住业务流程,确定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方案,确定中保真原型方案。
对于朋友、专家和客户可以提供具有交互功能的可录入信息的中保真原型,设计尽量保证完成,以便于手机用户的全部操作行为。
PC端产品可以考虑使用axure制作web端中保真可交互原型。移动端app可以考虑使用墨刀制作中保真可交互原型。课程中google团队使用InVision制作中保真原型,实现点击跳转,但是笔者实测后,感觉页面加载速度缓慢,而且不可以实现信息录入功能。墨刀是一个款移动端原型制作工具,原型制作制方便,可以快捷添加一些简单的交互动画,信息录入,逻辑判断等功能,支持微信分享,便于传播手机信息。
访谈过程中使用手机屏幕录制工具,记录用户操作过程。在获得用户允许的情况下,使用手机录制用户操作时的表情,同步进行,用于分析用户的困惑。
前期的用户调研可能会让开发进度放缓,但尽早发现问题,可以为后续的产品开发节省更多时间,所以基于原型的设计实际上就是在产品定义之初便引入敏捷开发,通过高速迭代优化出解决痛点的MVP。
工具总结
纸笔-低保真原型--产品团队
墨刀或axure-中保真原型-朋友,专家和客户
P.S.开发资源富裕的团队,如微信团队,可以实现每个想法的高保真原型快速输出和范围测试。
▪︎ 技巧2:通过“表演”收集专家反馈
1、用户原型访谈人数
基于原型的用户实验只要对3-5个用户进行测试,便可以找到设计中的大部分问题,经过google测试,3个用户一般可测试出原型65%的问题,5个用户可测试出原型75%的问题。
02 扩展工作方法
01 设计过程中的思考
4、注意事项
1、用户面对面访谈时切记不要给用户过多的指导;
2、最开始一定要告诉用户,如果无法完成任务,不是用户问题,是产品问题,为了测试产品,而不是测试用户;
3、用户的情感反馈和无所适从是需要重点收集的,用户提供的优化建议可以暂时过滤;